科学搭配,合理锻炼(二)
有氧运动、无氧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能量供给方式不同。
有氧运动优先选强度低、能长时间维持的类型,重点是让身体适应 “持续供能” 的状态,不用追求速度或时长。
户外 / 居家无器械类

快走:最安全的入门选择,速度比平时散步稍快(每分钟约 100-120 步),每次 30-40 分钟,公园、小区道路都能走。
慢速骑行:选择普通自行车或动感单车,保持 “能边骑边轻松说话” 的速度,避免快速冲刺,每次 30 分钟即可。
居家轻强度类
原地踏步 / 开合跳(低幅度):适合没条件出门的情况,原地踏步时膝盖微屈,避免用力蹬地;开合跳幅度减小,双脚不用完全分开到肩宽,每次 20-30 分钟(可分 3 组,每组 10 分钟,组间休息 2 分钟)。

低强度有氧操:动作简单,节奏慢,能跟着音乐轻松完成,每次 20-25 分钟。
温和关节友好类
游泳 / 水中走: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压力,适合体重较大或关节不好的初学者,哪怕只是在浅水区走路,也能达到有氧效果,每次 30 分钟即可。
来源:人民网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