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测数据是大气治理成效的刻度尺(一)

 

入夏以来,受罕见持续高温和污染物排放双重影响,全国多地环境空气质量出现波动。

对此,各地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攻坚,精准实施大气污染物管控行动,取得一定成效。

文中图片

然而,此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,有网友评论称某些地方的管控措施是“片面追求监测数据好看”,理由是当前空气质量已属良好,无需为短期波动过度关注数据高低。

但监测数据是大气治理成效的刻度尺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回顾十余年前,当时的监测数据令人难忘,很多地方都曾有过PM2.5浓度超过500微克/立方米的时候。

文中图片

经过十余年攻坚,去年我国PM2.5平均浓度降至30微克/立方米以下,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同步显著增强。“好看”的数据是通过全国上下攻坚克难、真抓实干得来的,是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科学反映。追求“好看”的监测数据,不仅不应受到非议,反而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。

来源:中国环境网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作者:安全健康教育网
全部评论
最新 | 最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