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碳下的新型储能(五)
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“发展新型储能”。
新型储能体系仍需进一步提升
目前,储能已经从商业化初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,但对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来说,无论是量还是质都需要进一步提升。
举例说,储能占新能源的比例不到10%,相对偏低,设备利用率也不高;另外,尽管设备成本下降较快 ,但在当前市场调度规则下,大部分新型储能项目由于调用次数低,导致平均用电成本仍高于0.5元/千瓦时,经济竞争力不足。
自然资源保护协会(NRDC)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(CNESA)共同发布的《“双碳”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指出,由于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减煤、减碳机理不同,新能源单独配储、火储联合调频、共享储能是目前国内发电侧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。
从区域上看,不同地区电源的结构类型、装机规模和出力特性等是影响发电侧储能配置的关键因素,应根据本地电源基础数据,并结合电网需求,选择储能技术及确定规模。
来源:中国环境新闻网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